時間:2019-09-05 10:00 國際學校網
思考即學習,探索即人生
各位同學,各位家長,大家下午好!
我是李健,歡迎加入諾科大家庭!
有很多同學和家長我們已經見過面,也進行過深入交流,相信我們是基于相同的教育理念和培養(yǎng)目標,最終相聚在這里。
在我心里,在我們諾科每一位老師的心里,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重視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并將在以后的日子里,攜手在座的每一位家庭成員,培養(yǎng)出能快速適應社會發(fā)展并將引領新時代的人才。
這幾天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于8月29日在上海舉行,馬云和埃隆馬斯克的對話一時成為熱點。對話中,馬斯克說,要盡可能地多學一點,讓自己能夠更好地預測未來、創(chuàng)造未來,我們要評估一下自己在學的東西,是不是能夠讓自己預測未來,讓自己減少錯誤?聰明人犯的最嚴重的錯誤就是自以為聰明。我們今天也來談一談學習與思考,人生與探索。
說到未來,說到社會發(fā)展,就不能不想起狄更斯的這段話:“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我們的父輩,知識的存量和更新一輩子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而現(xiàn)在,一天不上網就會覺得被時代遠遠甩在身后。現(xiàn)在的世界信息如此開放發(fā)達,有無數(shù)種渠道能讓我們迅速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也有無數(shù)種娛樂體驗讓我們光速沉淪。
回望人類歷史,20萬年前,智人出現(xiàn)。8萬年前,第一批人走出非洲。1萬年前,開始出現(xiàn)農業(yè),農業(yè)革命啟程。7000年前,河姆渡文明,水稻種植出現(xiàn)。5000年前左右,正式的文明出現(xiàn)。這期間,人類社會不斷發(fā)展,產生了諸多文明,有5000-3000年前的兩河流域蘇美爾文明;公元前3500年,埃及文明;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以及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公元前2000年開始的,中華文明;每個文明的發(fā)展都有科技的進步,但因為知識和信息的限制,進程緩慢。
后來呢,公元1750年,工業(yè)革命在英國開始。1946年,計算機出現(xiàn),信息革命開始,且速度越來越快。2015年,人工智能開始登上舞臺,科技革命啟程。
大家再看,現(xiàn)代人類的科學知識基本上就是近一兩百年發(fā)展起來的。近100年來積累的知識量遠超人類過去幾千年的總和。巨大的信息量和知識量導致一個人的一生大量的時間都是在學習前人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類繼續(xù)探索新知識、發(fā)展新技術時的能力,但到一定階段就會突破。科技爆炸,可能才剛剛開始,未來的人類不可想象。
也許未來一百年內:隨著遺傳學,生物科技,納米技術,量子科技,信息與人工智能,機器人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人類可以不斷克服生物學上的限制,人類自我再改造,基因編輯程序化,生物機械相結合形成生物機械結合體。人類開始外星移民。最后人類成為銀河系公民。也許會共同催生新人類的出現(xiàn);也許會建立地球和人腦的聯(lián)系,形成地球大腦,使得整個地球萬事萬物互聯(lián),實現(xiàn)信息在全球的人和物之間虛實交互。
而這些東西距離我們還太遠嗎?
這些東西跟我們有什么關系呢?
我們學校可以做點什么呢?
我們該怎么辦?
我們做父母的很焦慮,因為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超出了我們的知識體系,我們希望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在未來不至于被社會拋棄。
面對復雜和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科學家,研究機構,眾多的智慧大腦,也包括教育從業(yè)者,都在思考著這些問題:
1,什么是未來人才發(fā)展基礎?
一個是核心學科與外延交叉,另一個是思維驅動。
2,未來社會對于人才的能力有哪些要求? 關于這個問題,我歸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溝通、合作、共情的能力:本質上是人際關系能力。
第二,系統(tǒng)思維、批判性思考、決策思維的能力:本質上是思維能力 。
第三,創(chuàng)造力:本質上要保持好奇心從而形成動機驅動,好奇心有很強驅動力,是人的本性之一 。
第四,擁有自我實現(xiàn)的精神世界:人要探索人生價值,追求人生意義。
以上是我們需要了解的人類社會發(fā)展趨勢,社會對于我們的學生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以及家長和諾科需要共同幫助孩子建立的能力;而眼下,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使其做好心理準備,去建立和發(fā)展這種意識;同時要保持開放心智,不封閉,勇于接受,敢于探索。
我們希望諾科是他們探索的起點;充分去體驗,去學習,去思考。我們要從細微處引導學生,如何適應國際教育環(huán)境和新的校園和社會,適應好分層設置的課程,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如何計劃學習,該從行走課堂中收獲什么,該帶著什么樣的問題去進行和解讀課外活動;面對不到1:4的師生比,你能最大限度的獲得什么;面對一個嶄新的校園,你會扮演什么樣的角色,你能為這個新的集體做什么,你能為自己的未來做什么設想,希望自己成為怎樣一個人,是否能具備未來社會的競爭力,想對這個世界做點什么?
“終身學習”,和“勇于探索”,這兩點做好,你會發(fā)現(xiàn)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就在慢慢積累和發(fā)展上述這些未來人才可能需要的能力。我們可以為未來的世界做好一些嘗試性準備,迎接嶄新時代的到來。思考就是學習,探索就是人生。我們希望諾科,諾科的老師,以及我們的學生、家長共同構建這樣的意識,共同努力,為孩子們的未來,當然也是我們的未來,做有益的探索。
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fā)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2787266480@qq.com。
教育競爭日益激烈,中考后轉軌國際高中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新選擇。國際教育賽道靈活廣闊、前景明朗,尤其適合不適應傳統(tǒng)教育內卷、追求個性化發(fā)展的學生。攻克語言關后,升學
提前鎖定席位!蘇州國際學校招生季全解析與備考時間軸 夏日的熱浪襲來,蘇州國際學校的秋季招生也逐漸步入尾聲。此刻,補錄名額所剩無幾,對于目標轉向國際教育賽道的家庭而言
由于蘇州國際學校數(shù)量眾多,為了方便擇校,家長可能會根據(jù)不同的標準對國際學校進行一定的分類或評級,我們今天主要從課程體系分類一下: 從留學需求出發(fā),國際學校被分為AP學
南京作為教育資源富集的城市,近年來涌現(xiàn)出多所融合國際視野與本土根基的優(yōu)質民辦學校。這些學校或引入海外頂尖教育資源,或創(chuàng)新中西課程體系,為3-18歲學生提供多元成長路徑。
在教育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孩子的升學路徑成為眾多武漢家長關注的焦點。是讓孩子在傳統(tǒng)教育體系中奮力拼搏,還是選擇國際學校,接受更具全球視野的教育理念?這道選擇題常常讓
高考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面對卷不動也擺不爛的高考,許多普高學生開始尋求新的出路放棄高考,通過轉OSSD,直沖世界TOP100名校。 適合普高學生轉軌的國際課程 01、申全球 OSSD是加拿
在武漢國際教育的蓬勃浪潮中,AP課程憑借其全球認可度與學術深度,成為眾多家庭的核心選擇。 然而,當家長們在 學術嚴謹性 與 個性化發(fā)展 之間尋求平衡時,武漢貝賽思國際學校以
夏末的杭州,暑氣漸消。杭州鼎文學校2025-2026學年的學生報到日如約而至,一場兼顧效率與溫度的協(xié)同共創(chuàng),正在鼎文國際大社區(qū)里有序鋪展。 鼎文堅持 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為宗旨,不
預約咨詢
電話咨詢
手機版
院校庫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