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19 14:49 國際學校網
關于國際學校的IBDP課程,相信同學們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有了許多了解。但在沒有開始真正的學習之前,一切都讓人充滿好奇。作為國際知名的大學預科課程,IBDP項目由6個學術領域和3項核心要求:
1、語言與文學研究、語言習得、科學學科、藝術學科、數學、個體與社會;
2、EE、CAS、TOK
學生需從6個學術領域中的每個領域各選修一門學科,也可從第1-5學科組中加選一門來替代第6學科組中的一門學科。他們應選修3門(最多不超過4門)高級課程HL,其余則選修普通課程SL。
在構成IBDP課程的六個學科組中,第1學科組也即“語言與文學研究”最容易為我們中國的家長和同學所忽略。因為其它5個學科組均為全英文(外文)課程,只有這個學科組采用的是學生的母語。
這里必須要明確一點,國際文憑組織IBO有一項母語權益政策,即提倡學生對母語文學遺產的重視。這樣,即便IBDP課程中主要教學語言不是其母語,學生仍然有機會繼續發展母語口頭和書面技能的機會。
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IBDP課程中的“語言與文學研究”,看看這與我們九年義務教育中的“語文”有何不同。
語言與文學研究有哪些課程
1、語言A:文學(即“中文A:文學”)(SL、HL可選)
2、語言A:語言與文學(即“中文A:語言與文學”)(SL、HL可選)
3、文學與表演藝術(僅SL)(跨學科課程)
學習語言與文學研究課程的目的
課程設計旨在,通過培養學生高度的社會洞察力、審美和文化素養、有效的交流溝通技能,以支持他們未來的學術研究。這三門課程對語言應用、分析水平和批判性反思的要求是一致的。
語言與文學研究課程各項宗旨
1、引導學生學習一系列不同時期、不同風格和不同體裁的作品;
2、培養學生對不同作品進行細致分析,并建立作品之間適當聯系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
4、鼓勵學生對作品的創作情境和接受情境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認識;
5、鼓勵學生通過學習作品,理解具有其它文化背景的人們的觀點以及這些觀點在語義構建上所起的作用;
6、培養學生對作品的形式、風格和美學等方面的鑒賞能力;
7、促使學生從語言和文學中獲得愉悅,并對它們產生終身興趣。
IBDP“語言與文學研究”與國內語文課程差異
“語言A:語言與文學”與國內語文課,在學科性質、教學內容與評估等方面與國內語文課程既有相似之處,也有諸多不同。
學科性質
“語言A:語言與文學”課程側重關注培養學生理解語義的建構性和語境在此過程中的作用,強調文本分析技能和批判性文化素養的培養。
國內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教學內容
“中文A:語言與文學”課程分為語言和文學兩部分。其中語言部分涉及到的文本類型涵蓋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各種樣式。文學部分學習的是涉及不同體裁、不同地區、不同時期的完整的4部或6部文學作品。
相比之下,與全國高考對應的國內語文課程包括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課程分為針對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目標的“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選修課程中有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和文化論著研讀五個系列。
評估
高考語文考查考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并將其區分為ABCDEF六個層級;
“語言A:語言與文學”課程評估目標為知識與理解、運用與分析、綜合與評價、選擇并運用適當的表達形式和語言技能這四個方面的能力。
免責聲明: 1. 為方便家長更好的閱讀和理解,該頁面關于學校信息描述可能采用了學校視角,描述中涉及的“我”、“我們”、“我校”等第一人稱指代學校本身。并不代表遠播公司或其觀點;2. 此網頁內容目的在于提供信息參考,來源于網絡公開內容,具體以學校官方發布為主;3. 若素材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系我們:2787266480@qq.com。
教育競爭日益激烈,中考后轉軌國際高中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新選擇。國際教育賽道靈活廣闊、前景明朗,尤其適合不適應傳統教育內卷、追求個性化發展的學生。攻克語言關后,升學
提前鎖定席位!蘇州國際學校招生季全解析與備考時間軸 夏日的熱浪襲來,蘇州國際學校的秋季招生也逐漸步入尾聲。此刻,補錄名額所剩無幾,對于目標轉向國際教育賽道的家庭而言
由于蘇州國際學校數量眾多,為了方便擇校,家長可能會根據不同的標準對國際學校進行一定的分類或評級,我們今天主要從課程體系分類一下: 從留學需求出發,國際學校被分為AP學
南京作為教育資源富集的城市,近年來涌現出多所融合國際視野與本土根基的優質民辦學校。這些學校或引入海外頂尖教育資源,或創新中西課程體系,為3-18歲學生提供多元成長路徑。
在教育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孩子的升學路徑成為眾多武漢家長關注的焦點。是讓孩子在傳統教育體系中奮力拼搏,還是選擇國際學校,接受更具全球視野的教育理念?這道選擇題常常讓
高考競爭一年比一年激烈,面對卷不動也擺不爛的高考,許多普高學生開始尋求新的出路放棄高考,通過轉OSSD,直沖世界TOP100名校。 適合普高學生轉軌的國際課程 01、申全球 OSSD是加拿
在武漢國際教育的蓬勃浪潮中,AP課程憑借其全球認可度與學術深度,成為眾多家庭的核心選擇。 然而,當家長們在 學術嚴謹性 與 個性化發展 之間尋求平衡時,武漢貝賽思國際學校以
夏末的杭州,暑氣漸消。杭州鼎文學校2025-2026學年的學生報到日如約而至,一場兼顧效率與溫度的協同共創,正在鼎文國際大社區里有序鋪展。 鼎文堅持 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為宗旨,不
預約咨詢
電話咨詢
手機版
院校庫手機版